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2025 年 07 月 04 日 星期五
首页
财经
观察
参考
ESG
公告
市场
研究
IPO
公司
周报
动态
推荐
真灼财经 >  观察 >  正文

翰森制药(03692.HK)重拾升势 广发证券看好22.35港元

来源:真灼财经 时间:2025-01-04 13:56:16

字号

目前,公司已上市产品主要覆盖抗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及代谢四大领域,2023上半年各领域占公司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6.6%15.5%13.3%14.6%。随着公司新药陆续上市放量,创新药收入贡献持续提升。2023上半年,公司创新药销售规模达27.8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0.1%,收入占比更已61.8%,较2020年的18.0%有显著提升。

 

公司创新药潜力持续扩大,与其持续投入研发不无关系。公司2022年研发费用16.93亿元,费用率为18.0%2023上半年研发费用为9.29亿元,费用率为20.6%,公司全力转型创新,近年来研发投入水不断提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和商业化形成良性循环。同时,公司深耕中国医药市场超25年,持续提升专业的市场和商业化团队建设,2022年销售费用35.50亿元,销售费用率为37.8%2023上半年销售费用16.70

亿元,销售费用率为37.0%

 

创新药已占主导 集采影响出清

在研发投入持续及销售团队强化下,公司创新产品不断丰富,销售亦保持佳绩。目前,翰森制药已有7款新药获批上市。自2014年首款创新药吗啉硝唑获批上市以来,公司创新药陆续商业化落地,目前已有覆盖4个领域的7款新药获批上市,包括阿美替尼(第三代EGFR-TKI)、氟马替尼(第二代Bcr-Abl TKI)、伊奈利珠单抗(CD19单抗)、吗啉硝唑(第三代硝基咪唑类抗生素)、艾米替诺福韦(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聚乙二醇洛塞那肽(长效GLP-1RA)以及培莫沙肽(长效ESA)

 

公司2019“4+7”试点开始,在次国中合计有20+个品种中选。受到产品纳入集采后降价影响,公司近年来仿制药收入规模不断缩小,公司2022年和2023上半年仿制药收入分别约为43.8亿元和17.3亿元,而2020年约为71.3亿元。按2022年样本医院销售数据,公司仿制药中未集产品销售额占比不足40%,其中阿戈美拉汀片和注射用福沙匹坦双葡甲胺体量稍大,2022年样本医院销售额分别为2.18亿元和1.63亿元。广发证券认为仿制药集对公司的影响已基本出清,公司业绩有望在创新驱动下实现高质量增长。

 

内研外延形成持续爆发动力

另外值留意的是,公司坚持自主研发”+“BD合作双轮驱动,研发能力增强带来更多lincense out机会。除了持续加强自主研发能力,近年来公司通过与全球领先的医药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引进较为成熟创新产品或者具有高度差异化的早期项目,补充自身产品管线。公司20195月从Viela Bio引进的伊奈利珠单抗已于20223月获批上市, 另有两项适应症正在开展III期临床;20212月从SCYNEXIS 引进的Ibrexafungerp目前处于上市申报阶段;20229KiOmed引进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KiOmedinevsOne此外,公司通过技术平台的合作以及合作开发,强化研发能力,推动新药项目临床研发进程。创新转型下公司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增强,自研管线中逐渐出现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可以通过对外授权开拓全球市场。公司于202310月授予GSK公司HS-20089(B7-H4 ADC)的全球独占权限,公司研发能力得到进一步验证。

 

最后,产品管线中不乏待上市的重磅药,如培莫沙肽于20236月在国内获批,Ibrexafungerp的上市申请于20237月获NMPA受理,阿美替尼和伊奈利珠单抗多个适应症拓展以及HS-10365(RET)等处于注册临床阶段,未来3年内随着这些新产品/新适应症获批贡献增量,有望促进公司业绩增长提速。

 

与此同时,多个核心管线进入POC阶段,创新和国际化迈上新台阶。今年来公司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药管线HS-20094(GLP-1/GIP)HS-20093(B7-H3 ADC)HS-20089(B7-H4 ADC)HS-10374(TYK2)等进入POC阶段,有望于2024-2025年陆续开展注册临床。

 

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广发证券给予翰森制药目标价每股22.35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微信扫码 > 右上角点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