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潮退始见真章,在黑暗中可见一丝光明。过去的3月业绩高峰期后,不少创新医药股渐见资金流入,股价亦由低位企稳,持续反弹回升。其中,糖尿病治疗专家–华领医药(2552)近日股价见强势,值得特别留意。
3月底,公司发布了2023年全年业绩。公司旗下的全球首创葡萄糖激酶(GK)激活剂-华堂宁(多格列艾汀)首年商业化上市,稳步实现销售額约7,70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大升3.4倍;毛利达3737.4万元,按年大升3.9倍;毛利率达到48.8%,同比增长5.1个百分点。税前亏损为2.1亿元,主要因年内营销开支及研发投入均有显著增加。但更值得留意的是,公司已收到德国拜耳的两笔里程碑付款合共12亿元,令年底的现金及等价物达到14.6亿元,同比增加9.7亿元。公司财务实力加强,预期有助于加速华堂宁的市场拓展及渠道渗透,并加快多格列艾汀在海外市场的临床进展,有望早日实现出海销售。
与不少生物医药同业相比,公司目前在手现金充沛,加上2023年费用保持平稳,财务稳健性极高。加上华堂宁的销量正稳步提升,随着2024年1月最新的医保目录生效,该药品的销量有望加速提升,基于临床疗效卓越,市场渗透率可望在未来五年达到10%至15%。此不可不察。
2023年,公司共收到拜耳两笔里程碑付款,合计12亿元。公司在手现金从2022年底的4.9亿元提升至2023年底的14.6亿元。毛利方面,2023年华堂宁毛利率为48.8%,预计2024年将继续稳步提升。费用方面,公司研发及行政开支合计3亿元,预计2024年将保持稳定。销售开支为8,000万元,其中付给拜耳的销售推广费约3,000万元,占华堂宁销售额的39%,销售开支的其他部分预计将逐步降低。
据了解,华堂宁在2023年下半年因市场环境在反腐及医保降价预期影响下,令销售承压。但随着华堂宁如期进入最新医保目录,2024年第一季已稳步拓展医院渠道,推进过程顺利,料对该药的未来销售形成强劲动能。事实上,从上下半年的销售数据中,可以看到华堂宁于2023年下半年的销量较上半年呈大幅倒退。主因正是市场预期该药将顺利通过降价进入医保,故期内保持观望态度。全年计,华堂宁的销售总额达7,660万元,其中2023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030万元,销量达21.2万盒,每盒平均售价331.6元,而2023年下半年,该药的销售仅有630万元,销量为3.9万盒,每盒平均售价161.5元。
二代GKA登陆美国临床估值有望持续上调
市场分析指,华堂宁于去年下半年销售承压,主要原因包括医疗反腐背景下,未纳入医保产品进院难度较大。此外,医保降价预期下,医患和渠道均存有等待心理,且下半年期内部分订单以医保出厂价进行结算。但是,这两大因素在2024年不复存在。而在公司全年业绩发布电话会上披露2024第一季,已完成近1,000家医院的进院。进度较预期理想,料全年或达3,000至5,000家医院,收益将同比显著上升,正式开启爆发增长期。
与此同时,二代GKA美国临床I期顺利推进,对外授权值得期待。根据公司介绍,为提高患者依从性并获取更长的专利保护期,公司已开发了QD给药(日服一次)的二代GKA。该产品的美国IND于2023年11月获受理,目前已启动了美国I期临床,公司预计2024年底完成患者入组,2025年启动II期临床试验。考虑到此前华堂宁在美国完成了和DPP4i、SGLT2i 的药物互作临床,市场认为二代GKA大概率也有良好的安全性。
BD方面,公司已开展和国际药企的接触,有望于临床II期完成后完成对外授权。综合上述各因素,市场普遍预期华领医药有望于2025年扭亏,并于2026年实现大幅增长。太平洋证券按其预测,上调了公司目标价至5.67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换言之,目标价较现价具有299%的上望空间。现价吸纳,可望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