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邮政(USPS)在 2025 年 2 月 4 日宣布暂停接收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国际包裹,并表示此措施将持续至另行通知,此措施恰逢美国对中国进口产品加征10%关税的时期,并取消了对 800 美元以下低价包裹的免税优惠。这使得许多来自中国的低价商品不再享有免税进口的待遇。然而,仅在数小时后,美国邮政又宣布恢复接收所有来自中国和香港的包裹,这一变更立即生效。
我们认为美国一连串举措是要打击依赖小额包裹运输的中国电商平台,对阿里巴巴的海外销售有影响,但其 AIDC 业务(不限美国)收入占比约 12%,故影响算是温和。不再享有免税进口以后,商家或会把成本直接转嫁消费者,而中国货品本身具有价格优势,这优势相对外国平台未必会大幅缩减。而且,其他电商平台的廉价货品来自中国的话,也面对相同待遇,中国电商仍有相对竞争力。
投资者宜留意美国邮政会否再停收中国包裹,因为该举措会令消费者需使用私营物流公司,变相大幅加大消费者成本,降低购物意愿(尤其是冲动消费),而部分消费者亦有可能要求退款,我们会密切留意事态发展。
消息面上,阿里巴巴的最近的利好因素剌激作用其实较大,阿里巴巴近日发布新版的通义千问 Qwen 2.5-Max 人工智能模型,并称该模型表现超越了备受关注的 DeepSeek。在权威大模型评测基准 SuperCLUE 最新大模型排行榜,阿里的分数确实不俗。两者的发布反映了中国 AI 领域的技术进步,阿里巴巴的股价在 Qwen2.5-Max 发布当天迅速上涨,显示出投资者对新技术的反应正面。DeepSeek 面世之后或有望引发市场对中国 AI 资产作新一轮重估,而阿里巴巴亦不只是作电商股看待,估值有上行空间。
凯基证券分析员: 谭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