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变,空间随着时间也在变,不变的唯有真知灼见。
2025 年 07 月 15 日 星期二
首页
财经
观察
参考
ESG
公告
市场
研究
IPO
公司
周报
动态
推荐
真灼财经 >  周报 >  正文

【港股一周见】红利股表现出色,政策加持港股流动性标题

来源:真灼财经 时间:2025-07-14 10:59:43

字号

上周回顾


上周港股的三大指数均收跌。其中恒生指数收盘24,139.57点,涨幅0.93%;恒生科技收盘5,248.48,涨幅0.62%;国企指数收盘8,687.56,涨幅0.91%。


恒生指数周走势图

图片

数据来源:FUTU


资金流向


全周南向资金总成交额约为6,802.14亿人民币。

640 (1).png

数据来源:阿思达克财经


板块与个股


个股方面,药明康德公布了半年业绩预告,次日单日涨幅10.46%,公司全周涨幅10.33%。报告显示,净利润同比增长一倍,其中包含出售药明合联部分股权获得的32.1亿元投资收益。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15亿元,同比增长44.43%。湘财证券指出,2024年全球医疗健康融资额同比增长25.3%,而资金转化为CXO收入的周期仅需2-3个季度。在医药行业“降本增效”趋势下,具备规模化与成本优势的中国CRDMO企业正成为全球合作首选。同时,政策层面也持续发力,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推出16条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措施,加快纳入医保与商保流程。高盛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临床和人体研究阶段分别占1/3和1/2,正逐步嵌入全球创新药研发核心链条。


板块方面,交易热度聚焦在银行红利股和科技股上,周涨幅分别为1.79%和0.43%。银行股板块今年以来已涨幅约36%,像平安保险等机构投资者从去年空仓到今年加仓至头部机构股东。据兴业证券数据,过去三年内地主要银行的股利支付率大致维持在30%左右,而中银香港与恒生银行则保持在50%以上的水平,显著提升了股东回报的可预见性与确定性。由此可见,在人民币债收益率有限及宏观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红利股被内地投资者视为收益更高的稳定性资产。


拔萃视点


港股方面,交易资金而言,南向交易量已超5月,并延续了6月尾部的热度。近期扩大南向通参与机构范围的举措,正好在资金积极性的基础上增强了制度支持,进一步提升市场流动性。在融资端,截至6月底港股IPO与再融资总额已达2,879.82亿港元,不仅远超2023与2024全年水平,也创下历史同期新高,A股企业赴港上市占比接近八成。


内地方面,6月PPI同比下降3.6%,跌幅较市场预期扩大40个基点,制造业仍承压,CPI微升0.1%。整体来看,企业盈利修复乏力,而居民通胀预期尚未形成。6月末外汇储备回升至3.317万亿美元,环比增加320亿美元,为近一年新高。且黄金储备则连续第七个月增持,达到7390万盎司。增长路径来看,路透调查显示中国二季度GDP或同比增长5.1%,低于一季度的5.4%。为提升跨境资金配置效率,央行正研究将“南向通”额度扩大至1万亿元人民币,并计划引入非银金融机构参与,旨在拓宽境外投资渠道,释放人民币国际化的新动能。资本市场层面,人民币汇率近期在7.15至7.35区间内震荡运行,尽管仍承受一定贬值压力,但在多重政策工具调控下,年内已实现小幅升值。


国际方面,在此前中国与美国在稀土领域达成初步共识后,美国国防部与 MP Materials——美国唯一运营稀土矿的公司,达成协议,成为该公司的最大股东,并全面介入其战略布局,以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政府宣布将对14国征收“互惠关税”的豁免延长至8月1日,实际上为下一轮贸易施压预留窗口期。与此同时,美国将政策锋芒直指包括加拿大在内的主要经济体:宣布自8月起对加拿大商品加征高达35%的关税。美国方面指责加方未能有效控制芬太尼跨境流入,且对美国产品设置了隐性市场壁垒,要求“对等开放”。面对美方单边施压,加拿大迅速调整策略,除了表达强烈抗议外,还加快推动与东盟国家的自贸协定谈判,试图在区域供应链中建立替代性出口路径,减少对美依赖投资者情绪经历短暂波动后迅速修复,亚洲主要股指亦录得反弹。市场的平稳反应反映出投资者对“TACO”( 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逐步适应。




微信扫码 > 右上角点击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