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气候商店
2024年9月4日至6日,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会议在中国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与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共同主持,各自同事参加会谈。
01
缩小分歧,为COP29大会创造合作氛围
双方继续就解决气候危机进行讨论,包括实施各自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NDC)和准备各自2035年NDC。
双方欢迎在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下已开展的技术和政策对话,包括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可持续省/州和城市四个专题小组下的相关交流,并期待继续交流。
双方重申将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与COP29主席国阿塞拜疆共同举办“甲烷及其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峰会”。双方也讨论了有兴趣鼓励各方参加峰会,并一起视情展示政策、行动和合作。
回顾他们共同承诺增进努力以到2030年制止和扭转森林减少,双方表示有意继续讨论和合作,以执行各自关于禁止非法进口的法律,并促进全球森林保护和可持续管理。
双方致力于进一步加强对话、协作努力,与各方一道支持主席国阿塞拜疆推动COP29取得成功,包括但不限于新集体量化目标和《巴黎协定》第六条的成果。
刘振民特使和波德斯塔高级顾问也出席了9月6日举办的中美循环经济合作论坛和中美地方气候行动圆桌会。他们感谢中国驻美大使和美国驻华大使的参与。
在中美地方气候合作圆桌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中美地方气候合作今年以来取得积极成效。双方将根据后续工作安排,加大合作力度。期望各方抓住机遇,加强互学互鉴、深化务实合作、拓展交流维度,共同为应对气候变化贡献更多力量。
在中美循环经济合作论坛上,赵辰昕表示,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事业,离不开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举办中美循环经济合作论坛是落实中美《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的重要举措,也是中美循环经济合作的又一里程碑,对中美携手应对气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中美双方政府部门、企业、研究机构、智库等围绕循环经济加强政策对话、深化技术交流、强化务实合作。
约翰·波德斯塔表示,循环经济是美中两国共同关心的领域,希望双方代表通过论坛交流经验、发现商机、加强合作。刘振民表示,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上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开展交流互鉴与合作。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表示,中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同行者,循环经济合作可以成为双方合作的增长点。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表示,气候合作在美中关系中扮演重要角色,愿与中国政府加强合作,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领导力。原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表示,中美气候合作造福两国和世界,循环经济是其中重要领域,希望双方持续深化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危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世界两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在11月美国大选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巴库大会(COP29)之前的关键接触再次引起各方关注。
此次访问是波德斯塔继今年早些时候接替克里担任美国气候问题最高外交官后首次访华。或许是巧合,拜登政府的高级别官员首次访华,就是克里在2021年4月访问上海,而在本届拜登政府尾声,再一次派出波德斯塔访华,凸显出气候议题在稳定中美关系中扮演的特殊作用。
波德斯塔此次来访正值近期中美举行一系列外交活动之际。据新华社消息, 8月27日至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新一轮战略沟通,进行了坦诚、实质性、建设性讨论。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应约会见了波德斯塔。此前一天,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和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京会见了波德斯塔。
王毅表示,气变对话合作是中美关系的组成部分。今年以来,双方气变团队密切沟通,达成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希望美方保持政策稳定性,切实尊重中方合理关切,避免保护主义和泛安全化,同中方共同努力,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
波德斯塔在会后表示,中美两国虽然在气候融资等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分歧”,但本周的会谈已在缩小分歧方面取得了进展。“我们仍然可以找到合作的领域,以造福我们的人民并改善我们的气候。”他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刘元玲告诉媒体,此次会谈结果传递出的信号反映了中美气候外交的韧性和持续性,为即将到来的COP29创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毕竟中美对于全球气候治理来讲太重要了。”她说。“在目前中美关系依旧困难的情况下,能借这个话题保持沟通,对双边关系发展大局而言,本身就是重要目的和意义。”
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气候中心总监李硕对媒体表示,这次会谈展示出在特朗普的阴影下,中美双方都有共同的关切和诉求,就是就气候问题保持沟通合作的意愿。从会谈后发布的信息看,实质进展有,但美国大选结果未明朗,很难指望双方采取实质动作。
11月气候大会前“对表”
尽管中美在贸易、技术、人权和地缘政治等各个问题上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但气候变化一直被视为中美极具合作潜力的领域,也被认为是缓和双边关系的重要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会谈距离今年11月COP29大会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作为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排放国,中美新一轮气候会谈会取得哪些成果、将对两国关系“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引发外界关注。
此前,波德斯塔和中国新任气候特使刘振民于今年五月在华盛顿首次会面,进行了关于如何加速这十年气候行动的初步探讨。
此次会谈中,王毅表示,今年以来,双方气变团队密切沟通,达成一系列务实合作成果。希望美方保持政策稳定性,切实尊重中方合理关切,避免保护主义和泛安全化,同中方共同努力,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
据路透社报道,波德斯塔在会谈后表示,双方就11月将举行的COP29气候谈判进行了“出色的讨论”。今年COP29大会,首要任务是设立一项旨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气候应对的新大型基金,对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仍有着不同的看法。
波德斯塔表示,两国还讨论了在明年年初前向联合国提交新的2035年国家自愿减排目标(NDC)的准备工作。此外,双方还计划继续举行双边峰会,讨论减少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
刘元玲认为,此次会议主要是落实过去几年中美两国之间就气候问题达成的各项声明,这可以追溯至2023年7月和11月的两国气候特使的会谈以及《阳光之乡声明》的签署,2022年11月两国元首在巴厘岛的会晤,2021年4月中美气候特使在上海举行会谈发表的联合声明,甚至可以回溯到奥巴马执政时期的中美气候蜜月阶段。“所以这是一次落实合作的会谈,就算是务虚会,也是落实合作的一部分。”
李硕所在机构5月在纽约参与了和中国代表团的交流。李硕表示,9月的这次会晤以两国此前的讨论为基础。“双方都希望巩固能源转型方面的合作,共同应对一系列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就削减全球排放和增加对贫穷国家资助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不过对于这次会谈的具体成果,外界普遍认为不应有太大的预期。
关键节点的“面对面”
此次会谈的另一个重要背景是今年11月初的美国大选,这可能是两国气候特使之间大选前的最后一次面对面会谈。美国大选不仅将决定下一任美国总统,还将决定未来四年美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路线方针以及与中国的合作态度。
在拜登政府任内,美国寻求与中国就气候变化问题展开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危机。外界预计,如果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哈里斯获胜,料将采取相同路线。
相比之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一直否认气候变化,此前任内曾高调退出《巴黎协定》,承诺将扩大石油和天然气生产。
刘元玲说,即便特朗普当选,这样的会晤依旧会发挥重要影响,甚至是更加紧迫和重要的影响。“因为气候危机真实存在,国际社会的应对不足,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中国和‘部分美国’的沟通与交流同样代表了世界发展开明进步的力量。”
李硕也指出,在特朗普(当选)的可能性下,中美双方都有共同的关切和诉求,让双边气候沟通进一步保持住。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选举后一周左右,G20峰会与COP29将相继召开。后者的会议上将讨论两个主要问题:资金和新的气候目标。中美关系可能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
“因此今年在美国选举之后,马上就会出现跟气候相关的一些需要双方做决定的重要节点。” 李硕表示。
“中美气候合作走过这些年的历程实属不易,尤其是考虑到宏观环境的艰难,中美未来还能具体在哪些方面开展切实可行的气候合作,取得更加有益双方和全球的影响效果,依旧需要坐下来探讨共同寻找机会。”刘元玲说。